各種斑點, 皮秒雷射, 肌膚問題

亞洲人雷射後的焦慮,談術後反黑

about-asian-people-post-inflammatory-hyperpigmentation

有些人對於雷射給予高度讚賞,因為不但解決了問題,連皮膚都變好;有些人則對於雷射的效果大失所望,甚至是「沒打還好、打了更糟」,打完雷射反黑了!到底反黑是誰的問題?是醫師的問題?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?

反黑,發炎後的色素沉澱

反黑,是大部分進行雷射療程的患者都非常在意的問題,其學名為「發炎後的色素沉澱」,當雷射能量在皮膚上產生熱量累積,熱傷害便會使得皮膚發炎、導致色素沉澱,讓原先雷射作用下淡化的斑點色澤重新加深,假使後續未做好防曬、反覆發炎,都有可能導致情況惡化。

造成反黑的原因相當繁雜,包含:個人體質、膚質、術後防曬、雷射選擇、治療能量、治療頻率等都有可能導致反黑。研究顯示,有色人種特別容易產生反黑情形,因為亞洲黃種人的黑色素細胞活性較白種人強,因此術後發炎引起黑色素沉澱的機率也較高,其術後反黑比率約為10%以上。

對於雷射後反黑,國際皮膚科院長彭賢禮醫師表示,「反黑其實是肌膚自我修復的一段過程,至於到底是正常或是不正常的情形,則會以「嚴重程度」和「維持時間」進行斷定。」合理情況的反黑,在一段時間後皮膚會自然代謝掉這些色素,通常在兩個月後會慢慢淡去,代謝較慢者則需約3~5個月,當發現術後雷射部位的反黑情形嚴重,沉澱色澤過深,建議盡快求助專業醫師進行診斷。

如何降低雷射後反黑機率?

國際皮膚科診所院長彭賢禮醫師使用雷射治療逾二十年的時間,經驗相當豐富,演講足跡遍佈世界,時常與國內外眾多優秀醫師交流治療理念與操作方式,隨著醫學設備更新、技術的進步,雷射除斑在治療面擁有更多純熟的討論與激盪,成效也極具肯定,雖然無法100%預防雷射術後反黑,但可以大大減少反黑機率。

1.    雷射儀器挑選

依據門診中大量的案例累積,術後追蹤觀察到,傳統雷射(奈秒雷射)除斑時,較易殘留多餘熱能,熱傷害累積就會導致發炎及色素沉澱。相對於奈秒雷射近60%的反黑率,755蜂巢皮秒雷射在幾乎無傷口的情況下,利用震波震碎黑色素,除斑效果好,能減少熱傷害與皮膚發炎的情形,反黑率可大大降低至20%左右。

2.    膚質評估

在進行雷射除斑前,膚質評估是相當重要的步驟,例如膚色較黑與膚色較白的人,參數設定上一定有所不同;有些皮膚狀況則是不建議施打傳統雷射,例如:假使雀斑有合併肝斑膚質、或是本身膚色較黑、近期(雷射前)刻意曬太陽等這些情況,在治療時的能量設定都要小心。

彭賢禮醫師在國際論壇上,與來自泰國的醫師交流討論後,發現「紫外線」與反黑機率密切相關,像是台灣中南部的紫外線強烈,在南部地區的患者,施打雷射的反黑機率普遍較高,泰國醫師也分享,泰國人的膚色更深、其地域陽光毒辣、紫外線更為強烈,反黑的情況比台灣又更加嚴重,在治療時的能量需特別注意。

3.    醫師治療時的掌握度

在進行完膚質評估,擁有精準的治療規劃後,醫師在治療時對於儀器的熟稔、專業,在治療時的能量設定、探頭施打的輪迴,都會對治療效果有差異,當能量過高、或是反覆施打同個區域的斑點,該區域的組織容易受損、發炎,反黑機率也會增加。

4.    術後自身照護

防熱:雷射術後應少去熱的地方,像是:蒸氣、三溫暖、熱瑜珈、炒菜廚房等。
防曬:建議術後幾天可採取物理性防曬,口罩、撐陽傘、戴帽子等避免紫外線直接曝曬到肌膚,防曬塗抹也須確實,防曬係數建議可以使用SPF50或PA+++以上,一瓶防曬50ml,一天內大概2-4小時內就要補擦,正常使用應該是要在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內使用完,才是足夠的量。

讓亞洲人雷射後極為焦慮的反黑問題,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,必要時透過皮膚科醫師的協助,可以配合口服、外用美白藥,再加上自身的防曬、保養,與日常飲食等,就能將反黑情形控制得當。

現代人施打雷射不再只有治療需求,也有不少人把雷射療程當作高級保養、定期保養,755蜂巢皮秒雷射在擊碎黑色素的同時,能啟動自動修復機制,刺激膠原蛋白新生與重組,使皮膚更柔嫩、膚色亮白細緻,效果好、副作用少、且幾乎無恢復期,術後隔天就能上班,就算工作繁忙、有社交需求的患者也相當適合!

0 留言
Share